3月23日晚上,厦门大学党委党校第76期(学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思22组在线上对于党性、入党动机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讨论由辅导员高世杰老师主持。
党性是什么?邓洪欣同学认为党性表现在政治理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组织纪律四大方面,吴越新同学认为党性就是思想上积极上进、行动上给人帮助。
同学们还对于入党动机做了深入的讨论。卢舒琪同学提到,她最初想要入党还是小学四年级,那年家乡发大洪水,她被困在学校,当天晚上是党员干部冒着危险逆行而上给孩子们送去食物并且安慰大家,第二天清晨就有武警官兵到达抗洪救灾第一线,用身体给大家搭出一条路,被武警官兵抱着的时候,她的内心无比震动,也无比感激,从那时候起就想要入党,希望能做一个回馈社会的人。
邓洪欣同学说真正影响她入党的,是她的父母,他们都是中共党员。她听奶奶说,2003年“非典”爆发的时候,父亲每天都要“下乡”,挨家挨户排查是否存在有症状的人,不分黑白,母亲也是坚守在医院的岗位上,两个人都没有时间照顾她,所以把她送回了老家。送她回去的那天,她妈连车都没下,递给她奶奶就离开了。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同样,父亲很早就开始安排值班,母亲大年三十也在医院开会。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她,国家需要你,你就要去。她在父母身上看到了党员的担当,所以也希望自己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超凡、吴越新、谢文婷、侯逸雪、高怡枫等同学受到了家人的指引和启发而想入党;郝逸旋同学受到了父亲和老师的指引;雷航彬同学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是对人民最好的政党。同学们都希望自己早日成为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尽自己的一份力。
讨论的最后,高世杰老师总结:希望同学们要不断端正入党动机,不忘入党的初心,牢记使命!



图文:雷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