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院共青团工作喜获多项省级和校级荣誉表彰。学院团委荣获2019年度“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18级化学1班团支部荣获2019年度厦门大学“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称号,团委副书记李竟菲荣获2019年度厦门大学“优秀共青团干部”(防疫序列)称号,2017级本科生黄旭荣获2019年度厦门大学“十佳共青团”称号。
一年来,我院团委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和校团委的指导下,在学院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团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密围绕“政治建设好、组织基础好、班子建设好、工作效果好,团员反响好”的标准开展团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朝着“去‘四化’强‘三性’”的共青团这艘巨轮改革总目标的方向前进。
化院团委认真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和贯彻,依托学院“先锋讲坛”、“化院故事”等平台将青年学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化、常态化;举办学生团校,组织参观校史馆和学习党章,邀请具有扎实党的理论知识的专家给学生上课,加强团员的理论教育,引导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利用重大时间节点举办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举办第十届“化院梦飞扬 青春正能量”学生红剧大赛。定期举办教授office time、氢氧课堂、学霸辅助计划,近三年共有7200余人次学生参与。坚持实践育人,共组建实践队伍60支,参与人数多达600余名,形成“夏至永宁”博士团等9个精品实践项目,3支实践队、1位团干、2位同学分别获评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指导教师、积极分子;坚持科创强院,第9次在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中斩获金奖;坚持志愿服务,“科普进社区”志愿服务品牌持续有效运行,获第二届立邦“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铜奖、厦门市“优秀义工团体”、厦门大学第二届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三等奖。
学院团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根本任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认真推进学生思想引领和服务工作,切实增强了团员青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极大拓展了共青团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和影响力,团的精神风貌呈现崭新气象。未来,学院团委将再接再厉,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不断增强用思想感召青年、用真理凝聚青年的能力,努力将更多的青年人凝聚到党的旗帜下,激发青年学生的奋斗热情,团结带领青年学生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文:高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