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晚22点54分,芙蓉隧道中段发生一起小冲突,事件的起因是一男一女两名青年在芙蓉隧道内张贴小广告,被四名碰巧经过的化学化工学院学生制止。
当时,四名学生在发现两名青年张贴小广告的行为之后果断上前将其揭下,女青年首先发现并质问,一名女生上前向其解释:“这里是芙蓉隧道,不是张贴广告的地方。”
同行的男子却并不着急辩解:“你们是几年级的学生?”被如实告知是大一学生之后,男子自称是厦大大四的学生,所张贴的广告为他们今年暑期将要进行工作的广告。
这时,那女生反问:“既然你也是厦大的学生,还是大四的,怎么会不知道这条隧道是怎么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男子听后,大概是自认理亏,没有继续争执,而是带着女子离开了芙蓉隧道。笔者注意到,他们最终没有在芙蓉隧道内继续张贴广告。
“他敢贴我就敢撕。”亲手撕下小广告的李同学爽快地表示,“很多同学就是缺乏一种抗争的意识,对于这些不合理的行为,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反抗。”
上前进行劝导的吴同学认为:“忍让是有原则的,况且如果他真是厦大人就该知道这样做有多不应该。”
近段时间,可谓芙蓉隧道的多事之秋。在这条号称全国“最人性化的隧道”里,除却同学与游客碰撞引起的摩擦纠纷,甚至有人提出芙蓉隧道应该禁止自行车通行,已经惹来许多同学的吐槽“敢情我们才是多余的”“芙蓉隧道不是为了让学生上学的,是让游客散步的”。前几日,另一件与今晚类似的事件在人人网上引起大量同学的分享,那名同学讲述其成功阻止了游客在隧道内涂写自己的名字的经过,并提出应在隧道内设置警示标志以减少游人乱涂乱画的行为。
如今芙蓉隧道中新咖啡店的开张,收到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经笔者了解,李同学表示了对咖啡店的开张的反对:“隧道的设置就是为了方便学生通行,学生赶路上课少有机会光顾,到头来还是为游客服务,那隧道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我觉得以目前限游的力度远远不够保护这条隧道和在其中经过的同学。”吴同学补充道。
学校还是公园?这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应该从来都不该是问题。保障在校同学的权益是建设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任务,如何做得更好,或许校方还需要更多的思考。但在此之外,每一个厦大人心中维护厦大的执着也不可或缺。
扪心自问,亲眼目睹芙蓉隧道被破坏时,你是否有勇气有自觉站出来维护他,只因为它是我们的芙蓉隧道,是属于每个厦大人的芙蓉隧道。
转自 厦大青年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吴奕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