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西北地区调研树立强烈社会责任感 -----记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联合暑期实践活动 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团委老师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院七名师生与西北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师生于8月9日开展了以“沙漠治理,沙生植物产业化”为主题的两院联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此次活动由西北大学党委书记赵志厚,西北大学辅导员刘艺洋和厦门大学潘蕊老师带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队伍由西北大学13级研究生队伍,西北大学12级本科生队伍和厦门大学13级本科生队伍三部分组成,共计30人。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将前往宁夏银川、内蒙古阿拉善和陕西榆林三地进行为期7天的社会调研。 期间,实践队伍在银川的中山公园和南门广场等地随机对市民发放调查问卷,并且进行沙漠化知识的科普宣传,普及沙漠治理知识,增强当地居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促成全民参与沙漠生态建设。 内蒙古阿拉善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水资源极度匮乏,气候条件恶劣。同时,由于人口过度增长造成的开垦森林草原、过度放牧等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奥伊斯嘉生态沙漠研修所主任富坚智为我们做了生态沙漠化的主题报告,并向我们讲解了阿拉善地区饲养鸸鹋代替放养牛羊,种植梭梭林和中草药苁蓉代替传统农作物等缓解土地沙漠化的措施。此举不仅能够有效固沙,而且由于鸸鹋肉和苁蓉具有较大市场效益,也为当地人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我院的刘士博和王冬同学在随后关于沙漠化的小组讨论之中,积极献计献策。王冬组从科学研究、人才引进、招商引资、政策支持、教育宣传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想法。而刘士博组则从农、林、牧、副、渔五大行业出发,针对阿拉善的地区特色提出各行业的发展模式。其余两组也各有千秋,同学参与积极,思路灵活全面,讨论取得良好效果。 在考察了沙漠研究所和植物保护基地后,我们深刻意识到防沙治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将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防沙治沙做出贡献。我们只有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