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5日-6日,厦门大学科普进社区再出发。我们于本次的目的地——厦门科技馆——展开一场面向小孩子们的科普魔术秀。
这次科普魔术秀以“色彩”为主题,用颜色的变化展示化学之美,从而引起孩子们对于化学的兴趣。上午10:00,我们到达科技馆。一番简单布置,就已经吸引了许多孩子们乖乖地落座,等待我们即将到来的演出。半个小时后,我们的展示正式开始。
第一个向孩子们展示的是“魔杯”实验。六瓶无色透明的溶液陈列于桌上,但在加入一瓶橙色的溶液之后,这几瓶溶液都各自变成了不同的颜色,有了不同的状态。孩子们被这神奇的变化所吸引,有些探着脖子看,有些伸着手,想拿着我们的魔杯仔细观察。我们的主持人向孩子们解释,这六瓶溶液虽都是无色透明的,但里面有着不同的溶质。他们分别是KSCN、硝酸银、苯酚、饱和醋酸钠、硫化钠和亚铁KSCN。加入了氯化铁之后,因为生成了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着和它们的原料都不同的颜色,因此呈现了红色、乳白色、紫色、褐色、乳黄色和青色的多彩颜色。

第二个向孩子们展示的,是我们提前配好的一杯蓝色的神奇溶液。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后,在某一瞬间,突然有孩子跳了起来说:“溶液的蓝色没了!”是的,这瓶神奇的溶液他褪色了。主持人拿起了这个瓶子稍微晃了晃,里面的溶液再次变蓝,静置之后又变得澄清透明。就连家长们都变得和孩子一样,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主持人再次向孩子们解释,这是一个叫亚甲基蓝的溶液,里面还有葡萄糖。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溶液中,亚甲基蓝处于氧化态,呈现蓝色;而当静置之后,葡萄糖将亚甲基蓝还原,还原态的亚甲基蓝是无色的,因此这杯溶液会在这两个状态之间反复横跳。


最后,是用孩子们身边的东西做的小实验。将蓝莓挤成汁,再向里面加入两瓶无色的液体,蓝莓汁的颜色也发生了变化,由粉红色变成了红色和绿色。这两瓶液体,一个是“酸”,另一个是“碱”,正是蓝莓汁的颜色变化,告诉了我们这两瓶液体的酸碱性。
实验结束了,但是愿探索的精神始终留存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能在科学的海洋中遨游,用求知的精神看待身边的各种神奇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