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4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23年学生保研(推免)经验分享会在卢嘉锡楼202报告厅举办。
本次分享会由学院学生会就业创业部主办,学院团委副书记、本科生2021级辅导员冯石莅临指导,邀请推免成功的本科生代表:吴其宇、林琦超、李嘉辉、曹沛源、方佳华和句晨男,分享包括本校推免、跨学校推免、本专业推免、跨专业推免、研究生支教团等多种类型推免经验。
冯老师代表学院推免工作小组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释了推免工作办法的最新修订。他特别强调了科研成果加分策略的重大变化,使得化学类竞赛在计分体系中权重提升,学术论文奖励分更为严谨合理。冯老师指出,化学类竞赛不仅是对学生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深入考验,更是宝贵的学术探索机会。通过这类竞赛,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深化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这些竞赛经历对于学生未来在学术科研道路上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冯老师指出科研训练在培养批判性思维、增进学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核心作用,以自身带生经验建议在座的同学珍惜时间,尽快完成两百小时的科研训练,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学生未来科研道路的殷切期望,同时也表现了作为一名教育者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

获得本校化学系推免资格的吴其宇首先向同学们分享了他在推免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他详细解析了普通类推免途径的申请条件及流程,为同学们提供了明晰的思路。吴同学还从自身申请经历出发,给予了同学们一系列建议,包括提高专业排名、参加高水平学科竞赛等,希望同学们以此拓宽学术视野并丰富个人履历。此外,他还点明了提前与本校导师联系的重要性,以及在申请时要及时提交相关材料,注意各环节对应时间节点。

第二位分享的是获得本校化工系“工程硕博专项”推免资格的林琦超,他的分享紧密围绕三个方向展开——推免流程的详解、对工程硕博项目的深度剖析以及个人推免经验。他首先介绍了厦大化院今年的推免概况及重要时间节点。接着从工程硕博专项项目分析、个人选择等方面进行分享。最后,林同学提出了一系列实用的推免技巧。

紧接着分享的是获得了清华大学化学系推免资格的李嘉辉,他侧重于推免申请、前期准备和夏令营经验的分享。李同学首先详细阐述了推免过程的时间安排和各个阶段所需准备的关键材料,并特别强调了递交材料要实事求是,维护学术诚信。接着,他以自己在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夏令营的亲身经历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笔试与面试的众多细节,并给出实用的建议。最后,李同学建议同学们要充分利用厦大化院所提供的平台和资源,做好充分准备,相信自身的能力和努力。

第四位分享的是推免至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曹沛源,他首先分享了夏令营的经历及准备工作,从个人专业和英语能力、科研经历及文书材料梳理三个方面展开介绍。接下来,他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的特点,并从专业水平、家国情怀、待遇及培养模式等方面分享了自己选择中国科学院的原因,他特别提到,中国科学院“不拘一格评人才”的开放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他选择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的重要因素。

第五位分享的是厦门大学第2届德旺中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方佳华,她重点介绍了支教推免至厦门大学化学系的基本条件和流程。方同学特别提到,个人的特长和能力在支教推免的选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她指出,拥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和团学工作背景的同学在选拔中更具优势。

方佳华同学用一句话作为个人分享的总结:“支教,就是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不仅是她个人经历的感悟,也是支教团每一位成员的心声,更是对所有同学的鼓励和启发。
最后分享的是跨专业推免至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医学管理专业的句晨男。句同学详尽地与在场的同学们介绍了跨专业推免的全过程,特别是前期准备和时间规划,并分享了多种实用的推免技巧。句同学强调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建议同学们注重提高交流和思考能力。他鼓励大家勇于尝试新的挑战,设定清晰的目标,以此为导向规划学习和发展。最后,句同学还慷慨地与同学们分享了一系列宝贵的学习资料。

精彩的分享环节落下帷幕,进入提问环节。现场的同学们积极互动,纷纷提出了自己关于推免的各类疑问,学长学姐们也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了详细的解答。互动过程气氛融洽和谐,每位参与者都收获颇丰。
本次的推免经验分享会内容丰富,现场座无虚席。相信经过这次分享会,同学们不仅对推免的多种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会更加明确未来升学发展道路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