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工学院开展“及时行乐与延时满足”心理健康讲座
学习还是玩乐?美食还是减肥?借钱消费还是攒钱再买?……在学习生活中常面临“及时”与“延迟”抉择,你会否陷入两极选择的困难呢?
3月13日晚,化学化工学院团委邀请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的洪闽辉老师,在同安二号楼106智慧教室为同学们开展以“及时行乐与延时满足”为主题的心理健康讲座,带领现场近50名本科生,在各类故事的分析探讨中与同学们一起学思践悟。讲座由学院团委副书记冯石主持。

“放空五分钟”是洪闽辉老师讲座开始的第一个要求,同学们或许刚下课、刚做完实验、刚吃完晚餐……或许也正在写作业、想着明天的功课……五分钟里,教室是安静的,心也逐渐平静。
追根溯源 找出纠结源头
洪老师截取86版《西游记》中偷吃人参果的经典桥段,引出主题“及时行乐”与“延时满足”,并就“及时”与“延迟”、“满足”与“匮乏”、“快乐”与“责任、代价”等常常引起同学们纠结的词组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阐述自己的观点,引发大家的思考,让同学们理解艰难抉择的源头。

分享故事 求索人生意义
随后,洪老师向大家分享许多人生故事,或是自己的人生经历,或是经典的心理实验,或是大家熟知的故事片段。恰如其时,洪老师提出核心问题:“人生的意义何在?”几位同学思考后向大家分享了各自的看法,洪老师也给出了他的见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不重要,你赋予的意义才重要。”
同学们在不同的故事中思考、反省,在不同的场景下感悟人生的价值。“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错误,即任何一句话都是对的。”洪老师指出:“任何事情的评判都有着一定的前提条件,没有什么事是完全错误的;没有所谓无意义的人生,大家要用实际行动去追寻自己定义的人生意义。”

摆脱纠结 实践寻找答案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洪老师引用《论语》名言,将话题又带回讲座开头的《西游记》片段。洪老师通过更加具体的解释引导同学们做出结论:“大可不必纠结于及时行乐与延迟满足的矛盾,要在实践中寻找答案,发现自己的热爱。”

最后,冯石老师也分享他经常鼓励学生的话语:“保持热情,做好选择,在实践中成就自己的人生”,引发同学们进一步的思考。在热烈掌声中,讲座圆满结束。

通过本次心理健康讲座,将阳光心理融入求学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心理认知水平,明白了“热爱”的人生意义,用热爱为自己的拼搏前行提供不竭动力。
文/冯天悦 黄林吉 王哲祺
图/冯天悦 黄林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