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实践队
赴江西开展党员实践教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了解国防军工行业,引导青年理解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7月16日至19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组建“爱国情 强国志 报国行”实践队,以“以智慧力量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赴江西省军工控股集团旗下的江西国科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师生党员实践教学活动。本实践活动由学院团委副书记冯石带队,8名本科生党员参加。
缅怀先烈学党史 矢志报国献智慧
实践队走进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仔细观摩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的图片和写实的雕塑,认真聆听历史背景和故事,随着声光结合的多媒体详细展示的起义经过,大家仿佛走进创建人民军队的烽火岁月,深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奉献与牺牲。来到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回顾受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从南昌开赴抗日前线,筑起了“华中人民的长城”,书写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过南昌起义的故事:“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今天,实践队员们被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所震撼,纷纷表示要以先烈为镜,坚守初心使命,立志将革命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用自己的智慧力量助力国家科技的自立自强。

图1 实践队在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内研学党史
深耕国防科技工业 筑底创新硬核研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为深刻体会国防科技对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引领作用,实践队走进高科技创新型军工企业:江西国科军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西国科”),及其子公司江西航天经纬化工有限公司。
“硬核的研发实力是江西国科的优势”,企业负责人介绍道。实践队参观了“国科十年科技成果”展示厅,见识到了各类型的导弹固体发动机动力单元、安全控制模块、弹药装备等国防工业品,每一项产品背后都凝结了多项发明专利与核心技术,也可以看到江西国科一直将技术创新置于企业核心能力建设的首要地位的坚守。“扎根军工三线工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是经纬化工的自评。实践队访学到崇山峻岭间的生产研发基地,从艰苦的环境,到强大的研发实力,这家“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给实践队员们带来的不仅是科技军工产品的震撼,更是军工人淡泊名利、忠心报国的家国情怀。
实践队员们在江西国科的实地访学实践中观察伟大成就,感悟创新力量。队员王子睿感叹道:“作为即将投身科研的准研究生,我们不仅要传承前辈们‘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精神,还必须从书本知识中走出来,将科技与实践相结合,以原始创新能力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图2 实践队调研江西国科、经纬化工并与之深入座谈
不忘军工奋斗精神 开创军民融合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为观察未来军工行业如何实现“军民互动、军民相互转化”的深度融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专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队走进军民融合先驱的军工企业:江西新余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余国科”)。
新余国科继承江西钢丝厂军用火工品业务之外,通过自身的军工技术优势和军品制造经验成功拓展人工影响天气装备等新业务,开创了一条军民融合之路,服务“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实践队参观了新余国科高新区展厅和火工区生产线,并与新余国科董事长袁有根等企业高管深入开展座谈交流。
董事长袁有根表示高素质化学化工人才是企业研发创新的核心力量,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是军工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课题。学院团委副书记冯石回应道,“希望学生党员们,以实践契机,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积极投身新余国科类似的科技工业中,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

图3 实践队调研新余国科并与之深入座谈
为期四天实践教学活动结束了,但实践队员们收获满满。本科生党员们从南昌八一起义中回顾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的百年奋斗史,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军工精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我们深深的爱国情,转化为坚定的强国志、报国行,积极投身科技报国的新征程中,为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图/武宇航
文/付伟佳 王子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