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国家公派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请指南
一、项目简介
“化学学科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于2022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简称CSC)批准立项。项目合作高校包括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马普学会弗里茨·哈伯研究所、荷兰莱顿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多所国际上具有很高学术声誉的高校和研究机构,提供包括攻读博士学位、联合培养硕士生/博士生、本科插班生、访问学者和博士后在内的多样化高水平境外留学机会。选派专业包括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项目人员须符合国家留学基金委相关基本条件要求,选拔将由立项单位负责组织实施,符合条件的优秀人选将经过评审和公示后推荐至学校进行审核确定校级推荐名单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家留学基金委将对各校推荐人选进行最终审核(无需再次组织专家评审及筛选)并确定是否录取。
二、选派类别
交流院校 | 派出类别 | 名额 (年度) | 期限 | 交流领域 | 外方合作导师 |
英国爱丁堡大学 | 联培硕士生 | 1 | 3-12个月 | 知识图谱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 | Jeff Z. Pan教授 |
联培博士生 | 1 | 6-24个月 |
访问博士后 | 1 | 6-24个月 |
访问学者 | 1 | 3-12个月 |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 联培博士生 | 1 | 6-12个月 | 旨在追求零排放的材料与技术,健康化学、数据化学;化学生物学 | David Fermin及相关方向教授 |
攻读博士学位 | 2 | -- |
德国马普学会 弗里茨·哈伯研究所 | 本科插班生 | 1 | 3-12个月 | 理论化学 | Karsten Reuter教授 |
联培硕士生 | 1 | 3-12个月 |
联培博士生 | 1 | 6-24个月 |
访问博士后 | 1 | 6-24个月 |
访问学者 | 1 | 3-12个月 |
荷兰莱顿大学 | 联培硕士生 | 1 | 3-12个月 | 计算电化学 | Marc Koper教授 |
联培博士生 | 1 | 12-24个月 |
访问博士后 | 1 | 12-24个月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 | 联培博士生 | 1 | 6-24个月 | 理论与计算化学、电化学、催化化学等物理化学相关领域 | Jan Rossmeisl教授 |
攻读博士学位 | 1 | -- |
三、资助内容
项目资助内容一般为一次往返国际旅费和资助期限内的奖学金。奖学金包括伙食费、住宿费、注册费、板凳费(bench fee)、交通费、电话费、书籍资料费、医疗保险费、交际费、一次性安置费、签证延长费、零用费、手续费和学术活动补助费等,资助标准及方式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申请程序
化学学科创新型人才国际项目每年组织两次选拔,分别于每年1-2月和7-8月启动。
大致时间节点为:
序号 | 时间 | 步骤 | 具体内容 | 备注 |
1 | 1-2月(第一批) 7-8月(第二批) | 发布选拔通知,申请人准备申请材料并提交初步材料 | 学校发布本批次项目选拔通知,申请人对照当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委公布的《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人员申请材料及说明》准备申请材料,向学院提交除外方邀请函/录取通知以外的申请材料 | |
2 | 2月中下旬(第一批) 8月中下旬(第二批) | 学院初审 | 学院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申请人进行初审(含面试) | 项目牵头人:程俊教授,邮箱chengjun@xmu.edu.cn |
3 | 2月中下旬(第一批) 8月中下旬(第二批) | 申请人取得外方邀请函/录取通知 | 通过学院初审的申请人,自行联系外方导师确定学习或研修计划,取得外方正式邀请信/录取通知 | |
4 | 3月初(第一批) 9月初(第二批) | 研究生院审核 | 研究生院对学院推荐人选材料进行审核、公示 | |
5 | 3月1-10日(第一批) 9月1-10日(第二批) | 网上申请 | 学院推荐人选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网上报名并提交正式书面申请材料 | |
6 | 5月前(第一批) 10月前(第二批) | 评审录取 | 国家留学基金委对推荐人选进行审核并公布录取结果 | 申请人可登录国家公派留学管理信息平台查询录取结果,下载、打印录取材料。 |
7 | 6月起(第一批) 11月起(第二批) | 办理派出手续 | 1. 联系相关留学服务机构办理签证申请、机票预订手续; 2. 签署《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办理奖学金专用银行卡,办理《国际旅行健康证明书》 | 详见《出国留学人员须知》 |
8 | 正式派出 | 联系相关留学服务机构领取机票、签证等,陆续派出 | 须按规定时间派出,未按期派出者,留学资格自动取消 |
五、项目简章
请参考附件《化学学科创新人才项目简章》。
六、咨询方式
学院项目联络人:陈沁芳老师,电话:2180818,邮箱:qfchen@xmu.edu.cn
Q&A
Q:该项目属于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吗?
A:是的,该项目隶属于国家留学基金委(CSC)公派留学项目,由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需签订及遵守《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协议书》,学成后应履行回国服务义务。
Q:该项目与其他普通的国家公派留学项目有何区别及优势?
A:该项目为CSC在各高校的自主专项,各高校和主办学院负责选拔项目推荐人选,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审核合格后即可取得公派资格,无需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统一评审筛选。
Q:如果首次申请没有入选,可以在接下来的选派季中再次报名吗?
A:只要再次申请时符合相应项目的条件即可,请注意年龄和应届生身份在实际派出时点是否合格。(如申请时为应届生,但实际派出时间已毕业则不符合要求)
Q:该项目的国外院校合作导师可以自己另行联系吗?
A:目前仅能从项目列表中给定的外方导师作为国外院校合作导师,其中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合作导师可以从布里斯托大学化学系范围内寻找意向导师,并提交申请给学院后由评审组确认。
Q : 应提前多长时间准备申请材料?
A : 因进入正式申报环节需要外导提供目标高校的正式Offer Letter, 并且需与外导反复讨论修订研修计划书,耗费时间长,建议意向申报2023年7月批次的同学,于2023年7月8日前向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供初审材料。此外,申请英国院校必须取得ATAS,需要提前3-6个月申请,另外加上雅思成绩一起才能获取外校正式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