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都会有一些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朋友,但不知你是否遇到过一言不合就请吃饭的人,那么你会选择和他做朋友吗?
他调侃到:“我可以划船不用浆,我可以扬帆没有风向,因为我这一生,全靠浪。”
他,同学称为“化院一枝花”,社交圈广泛,酷爱搞事,喜欢参加各类活动,号称“全能浪子”,学生工作、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样样行。他,就是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4级化工系的曾泽鹏,现已是一名厦大化工系的研究生。
自信的养成
现在你所看到的风趣幽默的他,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初中才到市区念书的他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受到同学们的嘲笑,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沦之后,他下定决心要练好自己的普通话,所以每天会早起到学校空旷的小树林里,大声朗读前一天晚上阅读过的《读者》、《意林》中的文章。这样的习惯持续了一年多后,普通话渐渐开始流利,慢慢也变得有自信。他笑称:“有了点自信之后,一发不可收拾,开始膨胀,高二的时候就竞选了学生会主席。”正因如此,才铺就了他精彩绝伦的大学生活。
上了大学之后,刚入学就竞选了班级的团支书,与班长配合默契,带领他所在的化工三班与化学三班每个月进行班聚,也因此是两个班级成为了整个年级最活跃的班级,破除了“大学没有班级”的一贯认知。同时,喜欢做学生工作的他开始就加入了学院的团总支,大三的时候担任团总支书记,在评定奖学金的过程中学会了处理各种细枝末节,学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本着全心全意为同学付出的心,听到同学们对学院的建议和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都会尽力向老师争取,有时甚至可以为了一件事天天在办公室和老师们磨嘴皮。
机缘巧合下,他也成为一名机构的励志报告人,将自己如何变得自信的故事分享给别人,希望能帮助有过同样感受的人摆脱困境。在讲述的过程中自己也再次感悟,更加自信。
酷爱搞事情
大学四年,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希望能够全面发展,于是,闲不住的他搞了很多事情。比如,曾经参加校合唱团拿了很多大奖;因为喜欢骑行当了自行车爱好者协会的副社长;靠着自己一顿饭拉进来的小伙伴们一起创办甲基熊工作室并获得不俗的成绩;作为世纪明德厦门地区的骨干,为北京世纪明德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厦门分公司的过程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人缘好、豪爽
“化院一枝花”的称号来源于他广泛的交际圈,平常喜欢参与各种活动的他结识了非常多的朋友,同时又非常喜欢帮助别人,所以你会看到他常常很忙,但往往忙的都是别人的事情。
至于他的豪爽,缘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小时候就是个藏不住零食的人,小伙伴一来家里,基本上刚买的零食就全分享完了。上了大学,平常也会帮助学院来自沙特的留学生补习以及其他各种兼职,有了一定独立的经济基础,加之豪放的性格决定他经常“一言不合就请人吃饭”。性格开朗豪爽的他身边总围绕着很多异性朋友,因此也有了“妇女之友”的称号。
乐观努力
号称“全能浪子”的他对自己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哪都能浪的起来,唯独学习”。大一想要评选优秀干部,但因为学习成绩未达到要求,奖项荣誉与他擦肩而过,从此,他开始转变学习态度。为了出国深造,大三开始学习了半年的雅思,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想参加的国外项目今年忽然不招生了,于是出国路就被无情砍断。
在痛苦地思考了好几个月后,选择考研。英语大概是与他八字不合,考研英语真题中的完形填空一开始20道错16道,阅读20道错16道,因此还被无意间瞥见的舍友笑了好几天。虽然备受打击,但乐观的他依旧坚持,过上了早上八点到晚上十一点的图书馆生活。恰逢那年考研数学特别难,考场上的他很慌,崩溃之时他望了望周围憋红了脸的考生,彷佛获得了洪荒之力,依靠着良好的心态和一年的努力最终考上了研究生。后来,在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也是十分艰辛,做不出数据的他经常在走出实验室和妈妈打电话开玩笑说:“妈妈,你儿子可能做不了科学家了。”
托尔斯泰说:“生活,就应当努力使之美好起来。”学长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保持乐观自信的重要性,不妨在心态爆炸的时候,想想这位经常请吃饭的帅气学长,或许你能获得一丝内心的平静。(余铭鑫、李星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