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化院有这样一间宿舍,门口贴着大气而精致的对联,推门走进,吸引眼球的一定是数量繁多的毛绒娃娃,温馨整齐的物品摆放,统一的床帘风格,漂亮的星空背景,在全楼最小的宿舍里,过着最精致美好的生活,让人不由感叹“太棒了,住在这个宿舍也太幸福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间小小的温馨的宿舍,出自几位男生之手。
故事就发生在五老峰脚下凌云一的102宿舍里,我们的四位主人公都是化学化工学院2019届本科毕业生,他们分别是聪明过人,身材高大,号称金牌辅助,来自化学专业的蔡一辰、热爱生活,创意无穷,喜欢唱跳,来自生物工程专业的崔书铭、积极乐观,学习刻苦,健身经验丰富,来自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黄俊杰以及乐于助人,幽默风趣,富有亲和力,同样来自化工专业的蔡华锟。他们各自看似平凡却又闪动着自己的光芒,而这个宿舍整体一起发挥的力量,更加让人感叹他们的优秀以及难遇。四个来自天南海北,有着不同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的人,因为缘分,走进了同一间宿舍,开始了属于他们的“传奇故事”……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四年前,初来乍到,大家都还很陌生,各自安静的整理东西。机缘巧合之下,一首铃声打破了这安静的环境,也勾起了大家交流的欲望。一首轻音乐,引出了大家共同的爱好,展开了许多的话题,由此奠定了宿舍融洽关系的基础。
宿舍的温馨布置,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小能手崔书铭抓到的毛绒娃娃,擅长书法的蔡华锟写的对联,带领大家日常整理打扫的黄俊杰,以及有着身高优势的蔡一辰,他们的一起,为自己营造了良好的宿舍环境。他们宿舍的整洁,也赢得了卫检人员一次次的赞许,四年来他们获得了学院表彰的四次月度“优秀宿舍”和两次年度“十佳优秀宿舍”。他们还会分享各自带来的零食,交流各自学习生活上的趣事与难题。
在生活中,四个人都互相关心,团结友爱。有一次,蔡华锟不慎被烧伤,当时在宿舍的蔡一辰马上赶来,为他送上便于行走的拖鞋,把帮他扶到医院,处理好后又陪着他打车送他回到宿舍,为此差点耽误了自己的工作。还有一次,黄俊杰因昆虫叮咬产生不良反应住进医院,在住院的三天时间里室友三人不顾厦门闷热的天气时常前来探访,还带来了适合他口味的盒饭。这样的暖心之举在他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也正是这一件件的举动,让他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凝聚。
在这样团结有爱的氛围里,大家互相影响着,回想起四年前初入大学时的自己,每个人都改变了很多。就说兴趣爱好,因为宿舍四人常常一起出去玩,渐渐地其他三个人跟着崔书铭学会了抓毛绒娃娃,蔡华锟学会了打台球也开始喜欢健身,黄俊杰学会了更多的桌游,蔡一辰也愿意跟着大伙儿出来“浪”一把,崔书铭偶尔也会玩玩图片和音频编辑。四年来,小到学校周边的闲逛大到临毕业前的旅行,大家都是一同前往的,四个人共同经历了那么多,关系也好到难以描述,这段宝贵的室友情谊,是伴随他们四人一生的财富。
宿舍关系的融洽,来自大家互相照顾,为他人考虑,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他们四人的宿舍氛围是很轻松的,彼此不会有距离感,谁有烦心事,讲出来,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就揭过了。但人与人的相处,总会有矛盾的产生。而这四位耿直的大男生觉得有话直说,心里的问题要讲出来才不会使矛盾激化,看到别人的问题也要温和的提醒,自己的问题及时道歉并改正,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才是宿舍关系长久和谐的奥秘。据黄俊杰说到,他们会互相取各种各样的新名字,也会不经意间互相拍下表情包,或者是拿对方的糗事编成段子“传颂”,但是没有一个人会对此表达不满,这也与他们的性格都非常随和,能够相互包容有关吧。
学生工作精彩配合
宿舍四人都在学生会里担任了不同的职务,不仅在各自的学生工作上大放异彩,还时常“组合“出场,给化院大舞台留下了一幕幕的精彩瞬间。
蔡一辰在厦门大学广播电台工作了四年,主要做播音与录音剪辑整理工作。他曾多次在化院的活动中担任主持人,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都说他的主持端庄大方又不失活泼,临场应变能力极强,也深得活动举办方的赞赏。此外,他还会摄影,活动中常常自己带着相机,省掉了另外找人拍摄的麻烦。
崔书铭是化院学生活动的“欢乐大使”,也是传说中的“化院网红”。他在女生部从部员到部长,四年来没少给部门创造新点子、新创意,每一年男女生节、元旦舞会的新活动、新环节都必定有他的策划帮助女生部成为“优秀部门”。他的优秀已经超出了部门的界限,有些其他部门的活动为了营造气氛也会邀请他去主持,2017年的军训慰问和2019年的毕业聚餐更是让他的控场能力为全院熟知。
黄俊杰在班上担任团支书,平时经常协助班长完成学院下发的通知和工作任务,在团员事务中也从不拖延,按时完成团委派发的任务。他还在啦啦操队担任队长,不仅在职期间认真负责,大四也仍在队里帮忙。或是帮忙练基础动作、练体能或是帮着看队形、拉韧带。比赛当天,他从赛前准备开始就一直在场见证训练成果,很好地传承了啦啦操队的精神。
蔡华锟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学生工作的一个“百宝箱”,永不感到劳累地走在最前面。他在化院新媒体部工作的日子里,通过完善公众号内容结构、建设新的宣传平台、开设讲座打卡实时统计服务等,促进了师生互动,方便大家获取教务方面特别是学院公布的信息,两次拿到“优秀部门”称号。在其他时候,提供音响设备,负责现场拍照,掌控节目的音效,编辑表演需要用的音乐……哪里需要他,他就在哪里,发挥自己的才能尽力帮助大家。
他们每个人在学生工作中的表现都很精彩,又时常合作。例如蔡华锟在宣传和背景音乐方面为黄俊杰带领的啦啦操队提供帮助;崔书铭带领女生部举办活动时,蔡一辰和蔡华锟常常前来助阵,带动人气;蔡华锟在新媒体部发布文章时,三个室友是最积极转发的,既是支持室友的工作,也是支持化院的工作。还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场场十佳歌手中场主持,崔书铭和蔡华锟的联手登台,他们精心设计的游戏和炉火纯青的配合与应变,为在场的观众带来了许多欢笑,也给大家留下了抹不去的美好回忆。
经验分享会,迎新晚会,知识竞赛,开学迎新……都能看见他们活跃的身影,四年来,他们对化院的付出,相信每位同学老师都看在眼里,夸在心里。之所以会有如此成就,是因为他们把对学生工作的热爱发挥到了极致。若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又怎会四年都投身于此,怎会把一场场活动办的如此之好、令人赞叹。大学四年,他们在化院的舞台上留下绚丽的一页,也给自己的人生画下了浓重的一笔。
一起学习共同成长
如果你觉得丰富的学生工作会影响他们的学习,那让我来告诉你,大学四年来他们保持着平均GPA在3.4左右、无挂科的记录,是不是和想象中的学霸很不一样呢。丰富的加分项和不错的成绩,也使得他们在“浪迹天涯”的同时还能每年收获许多奖学金,其中包括了蔡一辰获得的国家奖学金和黄俊杰获得的过程所奖学金等。
除了文娱活动他们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竞赛和科研活动也少不了他们的身影,最为突出的当属崔书铭和黄俊杰两人。前者带领两位舍友和其他学院的同学参加“互联网+”校赛斩获铜奖,其研究的泡沫分离项目在其他双创竞赛也斩获颇丰。后者在化院的李清彪课题组工作了三年,期间不仅完成了学院育苗基金项目并获二等奖、还完成了校长基金项目,而且是ICER(SCI二区)一篇文章的二作、一项授权发明专利的三作,目前正在撰写自己的一作文章。
蔡华锟对他们的学习氛围的描述道:“我们宿舍在学习、科研这些方面是共同成长的。我自己基础没那么好,遇到高数还有各种专业课就需要请教室友,而他们每次都愿意花比较长的时间分析题目,即使我后来又忘了也会再次耐心地教学。包括后来的育苗和毕设,很多实验方面的问题我都会带回到宿舍询问进实验室较早的室友,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课题进展一直很顺利。而在许多计算机相关的课程,我往往学得更快,就是我来教他们了,室友们有问题也会首先想到我。我会用类比和比喻,把枯燥的运行过程解释清楚,他们也因此拿到了好成绩。毕业设计是最后一堂课,我们几个经常在宿舍里讨论改格式,讨论内容结构,讨论措辞,不亦乐乎。我比较擅长论文格式这块,刚好这也是很多人头疼的方面,所以我也很乐意在改完自己的之后帮忙看看其他人的,毕竟我希望大家都能有更多的时间一起玩,度过大学四年最后的时光。”
最终,他们的毕业论文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学业、体育、学术报告等方面也都达到了毕业条件,顺利拿到“双证”。共同成长的学习氛围,让这间寝室的人一同变得优秀,一起朝着自己想成为的人前进。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四年的时光匆匆流淌而过,四个人也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直接工作,深造是出国还是在国内,保研还是考研,工作对口情况又怎么样。这一个个问题,虽不是毕业季时一起涌现,却也是他们大学四年里都会面临的。
以优异成绩参加北大夏令营的蔡一辰,凭借出色的发挥,最终录取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直博生,将在未名湖畔继续探索化学世界。毕业之际,他这样说道:“四年来,你们没少被我打扰,也没少开我的玩笑,我也没少制作你们的表情包。大家能玩得这么开心,这不是奇迹,是友谊。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像大学时这样开开心心,希望大家年少有为,不负青春。”
经过了大三时的思考,黄俊杰最终选择了保研之路。志向明确的他参加了中科院过程所的夏令营,以面试最高分的成绩被录取,将在中丹学院攻读硕士。毕业之际,他这样说道:“我最开心的是大学四年遇到了你们,我也最开心我们每个人都顺利毕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去向。记住,有谁发达了可别忘了室友,我们会去敲门的!”
室友们共同见证了崔书铭的努力,在经历漫漫长路的复习和跌倒爬起的奋斗之后,他如愿收到了美国杜克大学的offer,将去往遥远的大洋彼岸攻读生物医学工程的硕士。毕业之际,他这样说道:“以后就要各奔东西了,愿大家在新的地方保持着和现在一样的快乐,大家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但都别忘了可爱的室友们。还有,室友们常来我家玩呀,特别那位没看过雪的南方人!”
家在泉州的蔡华锟,选择回到故乡,走向基层。他毅然报考了福建选调生,历经初试与考察之后,从五百多人中脱颖而出,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开始一段新的征程。毕业之际,他这样说道:“友谊地久天长,希望归来仍是少年,我永远记得凌云一102的时光,永远记得你们对我的支持、帮助和关心。祝三位继续深造的室友学业顺利,愿我们再次相聚时都能成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随着四个人的临别赠言,这间宿舍的故事也讲到这里结束了。这样的集体或许并没有哪方面最为优秀,但他们是难能可贵的“综合实力超强宿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模范宿舍”。这样的综合实力,来源于每个人的特质,更来源于室友之间的团结,互助,友善,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学习到这种精神。
新时代大学生所要肩负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与担当,而这个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人的共同努力。我们每个人不仅需要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更要像故事里四位主人公一样学会与人相处,团结协作,在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中都能主动团结集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只有这样,整个现代化建设大军才会更加强大,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景象就不再只是纸上蓝图,而是指日可待。
最后,这间宿舍的故事结束了,但他们的人生故事还很漫长,前方还有很多的事情等待他们去经历,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让我们祝福这间宿舍的四位小伙子,凌云直上,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