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至26日,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雨海西”社会实践队(主要成员包括陈炜曦、林丽娟、凌枫、庄灿峰等九位同学)从厦大漳州校区出发,驱车前往漳州小镇—霞美镇进行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的课题是农村医保调研。据资料显示,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3.91%,农村医疗保险可以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农村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这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农业人口现状、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医疗负担越来越重等多种因素都体现了我国新农合建立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在农村实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热情持续高涨,农合参保率越来越高,很多农村居民都因此受惠,“看病难”即将成为历史。然而现行新农合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政策不稳定、缺少保险立法、城乡卫生资源分配不合理等等。“化雨海西”社会实践队此次社会实践旨在了解农村医保的执行情况,为运行新型合作医疗时面对的问题做深入的研究,帮助当地政府找到一条更好的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为了加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更深刻地认识党和国家这些年来的成就。
25日上午,实践队从漳校出发来到霞美镇,到达后队长陈炜曦组织了实践行动安排会议,确定了这次实践活动的具体流程,并详细说明了人员分工、具体实施方案等内容。
25日下午,实践队开始在霞美镇中心对街道两旁的居民进行入室调查,具体方式是调查问卷和一些口头问答。下午三点半,实践队抵达夏美镇政府,对党团部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主要问题包括当地医保参保率、医保实行状况和其对新农合的看法等,进一步了解了霞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情况,同时实践队也将之前居民调查时发现的问题与该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答复。之后他也指出了一些医保的问题,比如说当地一些还没来得及办理户口的外地人不能办当地医保,如果要报销得到老家去,显然这是比较麻烦的,但他说总体看医保是利大于弊的,“政策基本上还是不错的”。采访过程中实践队也感受到了政府的热情,此次采访在愉悦的气氛中顺利结束。
26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了霞美镇卫生所,采访到了该所办公室主任,他对实践队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详细的解答,包括医院是怎么执行医保政策的、来医院就诊的参保人员数量、医保存在的问题等,该主任指出,来医院就诊的人员参保率接近100%,这是好的地方,说明了医保是一项全民的、惠民的好政策,但也存在问题,“主要是政府投入不够多,报销经常医院也要投入不少资金。还有收费时是派村里人收费,每次都至少要收十几天,都是无偿收费,挺辛苦的”,这就说明现在医保还不是那么完美,医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最后该主任也表达了自己对医保的期望,他希望“报销资金能够统一让政府补贴”,简单却又深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期望会变成现实,农村居民不花一分钱就能享受到政府的福利。此次采访也愉快地结束了。
26日下午,实践队来到了霞美镇的临镇—杜浔镇,与该镇的居民就医保问题交流,进行深入的基层调研。至此,实践队基本完成了此次实践的实地调研部分,队长陈炜曦组织了结束会议,对这次的成果进行了简单总结,并对日后的资料总结等工作做出了具体安排,争取写出有质量的实践论文和调查报告。
这次实践活动对实践队的每个队员来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对于队员们来说,他们走出了校园,真正走近群众,感知群众,探索群众,增强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做出了贡献,这正是学校鼓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最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日后将继续加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多关心时事,回报学校,回报社会,并将一如既往地参加此类社会实践活动。至此,“化雨海西”社会实践队的社会实践宣告结束。
化学化工学院 陈炜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