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中国妇女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近600名6~16岁的留守儿童中,父母外出务工时间达3年以上的占28.1%,42.9%的儿童从来没有随父母在城里生活过,66.3%的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31%的儿童父母每年回家一次。据调查称,目前全国有2000万左右15岁以下的留守孩子,而且数量还在增加。父母成了孩子最亲近的陌生人!留守儿童的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鉴于以上情况,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放飞梦想”实践队在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开展了主题为“关注留守儿童群体,构建和谐温馨大家庭”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了解关注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这些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八月上旬,“放飞梦想”实践队前往榆中县团委了解了本县留守儿童数目、现状、家长去向以及对于此问题的解决办法等等问题。得到了榆中县团委及妇联的大力支持。队员们了解到榆中县留守儿童总数为3507人,其中,1908位男童,1599位女童,在儿童总数中占较大比例。
八月二十四日,“放飞梦想”实践队前往榆中县第一中学,在该校高二四班同学中发放了问卷调查表,并为学弟学妹们讲述了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有所激励。问卷涵盖了关于留守儿童生活方面,心理方面,学习方面,教育方面的问题,以便实践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谈话中,队员们为学弟学妹们赠送了厦门大学明信片。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够金榜题名。
八月二十五日,在榆中县健身广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放飞梦想”实践队开展了留守儿童现状图片展活动及“关注留守儿童”万人签名活动。队员们为过往的行人介绍了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留守儿童,为他们奉献出一份温暖的爱心。活动中,队员们鼓励小朋友们在心愿墙上写下自己的心愿,小朋友们纯洁美好的心愿让队员们深受感染,深刻体会到儿童诗祖国美好的明天,留守儿童亟需全社会的关注与帮助。
至此,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但“放飞梦想”实践队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留守儿童的重任永远不会落幕。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同时,队员们深深意识到作为二十一世纪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肩负的社会责任,一定秉承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好好学习,发愤图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